博客年龄:18年7个月
访问:?
文章:18篇

个人描述

姓名:***
职业:**
年龄:**
位置:中国,**
个性介绍:
*******

谈谈我心中的伪侠——武当七侠

2006-08-06 01:57 阅读(?)评论(0)

       

 

江湖是险恶的,普通人等想要到江湖里飘,又不想挨刀,就只能抱团取暖,现在股市里的基金经理大概就是采用这样的江湖法则了。对于这些江湖团体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按师源分,有少林、武当、倥侗、峨眉山等;按地缘分,有湖广、直隶、广东、山西等;按组织分,有丐帮、明教、红花会、天地会等。当然,这样分类会漏掉一些耍单帮的无党派人士。好在武侠世界里还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归类方法,按行为处事分:正道和邪道。两者的关系在绝大多数时间里,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见面就掐的关系。所以绝大多数武林人士可以不加入各式各样的社团组织,但在正邪之间是一定要做一个选择的。于是各色人等纷纷表态加入哪一阵营后便即开打,这才演绎出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江湖传奇。

走上邪道的那帮哥们不用说了,多半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极度膨胀的私欲。而选择了正道的那帮人,却往往并非出于他们远大的人生理想或正义的价值观念,而仅仅是认为在这条道上混,更适合他或更符合他的个人利益。各大门派的弟子们、各大帮派的小弟有相当一部分都抱有这样的心态。所以我们并不能把正道里的阿猫阿狗们都统称为“侠”,只有那些把侠义的精神深入灵魂里、渗进血液里,刻进骨子里的佼佼者们,才真正当得起这“侠”个称谓。

金大师笔下各式各样的侠客不胜枚举,既有红花会、天地会这些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己任的热血男儿,也有胡斐、令狐冲那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江湖草莽。他们的行侠方式虽各有不同,大则抵御异族、救民水火、保一方太平,小则惩奸除恶、劫富济贫、救几名百姓。但不论大小,他们所坚持的理想是共同的,处世的原则是共通的,归纳起来无外乎八个字:“匡扶正义、替天行道”。为了这个信念,他们可以风餐露宿、可以耗尽心力、可以视死如归、甚至可以大义灭亲!他们是怒潮中的海浪花,为了奏响恢弘的乐章,前仆后继,粉身碎骨;他们是久旱后的及时雨,为了润泽干涸的大地,跌落万里,消化无形......

煽情了,带住,带住:)当然,世界上有忠肝义胆的英雄汉,就少不了卑鄙无耻的龌龊鬼。正如有白昼就会有黑夜,有欢乐就会有悲伤,有晴空万里就会有阴雨连绵。一大批岳不群、左冷禅、成昆、鲜于通们,也被金老的如椽大笔描绘得活灵活现。他们明面是侠、暗里是兽。他们或因利所诱、或被武所屈、或为色所迷,当邪恶降临到他们身边时,他们可以奴颜媚骨,可以卑躬屈膝,可以颠倒黑白。他们可以处处在大侠的外衣掩盖下,不择手段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好在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是武侠世界里颠簸不破的至理,这些所谓的“大侠”们总有阴谋暴露、身败名裂的时刻,有被我们识破庐山面目的一天。一旦东窗事发、图穷匕现,终免不了遭受读者的痛恨和唾弃。这类人,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真小人或伪君子,还算不上所谓的“伪侠”。

何谓“伪侠”呢?

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类“侠客”,他们在平时也行侠仗义,也除暴安良,甚至还敢于冒些生命危险。可一旦当某件事情危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时候,他们便尸餐素位了,违背天良了,退缩不前了,“知其可为而不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直白点说,就是表里不一、亲疏有别。所谓“行侠仗义”,不过是他们立身于正邪两道的道具罢了。因为他们并没做过什么太出格的事,他们的行为也基本符合我们普通人的理念,没人仔细去思考过,深入挖掘过,再加上斯情斯景的特殊性和作者出于对某些人物偏好而加以的刻意渲染,于是那些行为也变得无可厚非了,无伤大雅了,无可无不可了,所以他们依然可以带着“大侠”的面具,接受读者的景仰和爱戴。武当七侠,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代表!(前些天在圣殿翻帖子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某猪居然将俞老二认为偶像,在这里不禁要小小的鄙视一下,这也算是我此贴的主要动力吧。)

那区分“真侠”与“伪侠”的标准又是虾米呢?

世上不乏练武的天才,却没有人敢说谁天生下来就是当大侠坯子。大侠与武学高手的成长之路完全是两码事,只有经历住了严酷的世事磨练和艰苦的心历路程双重考验的人,才能最终进入大侠的名人堂。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潜伏着自私、贪婪、嫉妒、权欲等卑劣的种子,真的侠士,在符合这些种子发芽的外部条件如土壤、温度、养份等具备时,有足够的意志力去阻止它的萌芽,这也正是他们区别与我们常人最显著的地方。他们的行为准则,用段脍炙人口的古老格言简而概之就三句话: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里,我还要加上八个字:坚持原则,表里如一。这就是我划分“真侠”与“伪侠”的标准!

老金著作里的江湖人物里极少有将“侠”字的标签直接打进诨号里的,记忆中似乎只有义守襄阳数十年如一日的郭靖,晚年在华山论剑时才获得了一个非官方颁发的“北侠”的称号,之外就唯有那个在江湖上颠簸流离十六年、飞石勇毙蒙古大汗的杨过也曾有过一个“神雕侠”的字号(NND,奈何到了华山,又被黄蓉以“西狂”取而代之了:P),可见要获得“侠”这个职称比现在当院士还难。你武当派的后生们不叫“武当七子”、不叫“武当七剑”,偏要叫“武当七侠”,别人叫得顺嘴,你们听着受用,那对不起,就别怪我拿起这杆公平秤给他们好好地称一把斤两。

众所周知,武当七侠是极重兄弟情谊的。讲哥们义气本来没什么,在传统的江湖的文化里,这还应该算是个美德。但如果哥们义气和正义公理发生冲突时能否坚守住原则底线,就成了考验他是否够得上“侠”这个称谓的时候到了。所以当杨过在证实自己的杀父仇人果然是黄蓉后而释怀时,当郭靖为阻蒙古大军去刺杀拖雷时,当苗、田、范误解飞天狐狸而痛下杀手时,当飞天狐狸有完全能力击毙偷袭自己的三兄弟却坦然放手转而自尽时,他们的人格得到了最大的升华,是白铁成钢,是凤凰涅磐。那一刻的他们才是真正的“侠”!

在揭开武当七侠的真面目之前,请让我先给他们找一个参照物,讲一个人的小故事。

话说中国人的历史文化中,最著名的异姓兄弟恐怕除了刘、关、张的桃圆三结义,就要算上水浒里的梁山一百单八条好汉了。宋江的107个小弟当中,要评第一莽撞人,除了李逵,旁人不做第二人想。但要论起对宋江的忠诚敬爱,这位黑杀神在TOP10中恐怕也要不可不戒地位列榜首了。一次,李逵和燕青出差回山途中,路过荆门镇的一个小庄子,听那里的庄主刘员外反映了一个情况:他的女儿被一帮打着梁山宋公明旗号的劫匪绑走了。李逵同志联想起自己这位老大包养阎婆惜、幽会李师师的艳史,立刻断定这消息绝非八卦,十分靠谱。那叫一个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回到梁山二话不说,扯碎了“替天行道”的旗子,抄起两把大杀器就要劈宋江的人,若非五虎上将拦着,只怕用不着朝廷招安,梁山泊这个当时著名的恐怖组织就要做鸟兽散了。饶是如此,心有不甘的李逵仍指着宋江的鼻子表明态度:“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按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宋江这么一个山大王抢个把民女做压寨夫人原是他的本份兼本行,算不得什么太出格的事。但李逵却不这么看,你既然除了大碗喝酒、大秤分金外,偏要打出个“替天行道”的旗号,就绝容不得对这面旗帜半点的玷污,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老大也没情面讲,否则就不配做老大。尽管事后证明老宋同志确实是被冤枉的,但李逵身上体现出的那股朴素的正义感,仍让我肃然起敬。

好了,现在让我们开始正题,瞧瞧武当七侠在类似的场景下是如何表演的吧:

【场景一】《倚天》第五章 皓臂似玉梅花妆   地点:钱塘江中扁舟上

七侠中最拉风的张五,在听到殷素素亲口承认杀害了龙门镖局七十多口性命后他的反应:“张翠山耳中嗡的一响,实难相信这娇媚如花的少女竟是杀人不眨眼的凶手”

瞧见没,也就小玩了一把耳鸣,下面呢?下面没有了~~~~

是什么导致从来嫉恶如仇的张五侠,面对一个证据确凿、残害无辜的杀人狂不仅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呢,反而随后大献殷勤呢?原因无非有三:

1.  此人貌似救过自己的俞三哥;(这一点看来是前提)

2.  都大镖头保护俞三哥不力,他们家人死不足惜;(从张五一贯的心理活动来看,保不齐他有这个念头)

3.  这个杀人狂是个女的。不仅是个女的,还是个少女。不仅是个少女,还是个“娇媚如花的少女”,实在落不了手。(这点最关键,试想如果对方是个面目可憎的常坛主之流,张五侠只怕早就操家伙削上了。)

【场景二】《倚天》第八章  穷发十载泛归航  地点:冰火岛上大树旁

张五一家人听谢逊讲那过去的故事时,谢逊也亲口承认干下了三十余宗灭门命案,其中最著名的被害人无疑就是当年少林第一高僧空见大师。另据谢逊交代,这位空见大师不仅直接救过武当宋老大的命,还间接救了他张五的命。(啧啧啧,看来张五同志适合干公安,干过大案要案的杀人犯,都不忌讳在他面前直述案情)再看他又做何反应:先是“吃了一惊”(还上场景一里的老一套),接着又想:“大哥一生遭遇惨酷,愤激之余,行事不分是非”,然后是“心中隐隐感到不安”,最后是对空见大师“更增景慕之心”。从头到尾就没起过为这位救命恩公报仇雪恨的念头,小沈阳语:为什么呢?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原因:

1. 打不过;(这是事实,但他动过打的念头吗?)

2. 谢逊身世极惨,不说情有可原吧,反正也带点那么个意思,值得同情。(那些死在谢逊手里的人就不惨?谁去同情他们?)

3. 谢逊已有悔意,应该给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如果那晚空见未见,而被老谢当真杀了宋大,张五还会给他这个“重新做人的机会”吗?)

4. 最重要的一条,谢逊是他的大哥!总不能为了死去的外人和健在的大哥拼命吧。(李逵在哪里呀李逵在哪里)

 

看完了张五的演出,再来看看七侠中人气王的俞二的演技:

【场景三】《倚天》第九章  七侠聚会乐未央  地点:大海茫茫船仓藏 

与张五一别十年的俞二约略聊了几句兄弟情倒没忘了查问正事,从张五口中得知自己那个刚认识的弟妹正是龙门镖局案的元凶。这位比他那不成器的五弟还是强些,望着殷素素的目光中总算露出了“极痛恨的神色”(不容易啊,久违了的正义感),继而板起脸来老实不客气的教训了几句:“江湖之上,事事抬不过一个‘理’字,别说少林派是当世武林中第一大派,便是无拳无勇的孤儿寡妇,咱们也当凭理处事,不能仗势欺人。”(嘿嘿,道理还是懂的啊)言犹在耳,转过头来马上对张五交了实底:“五弟,你我肝胆相照,情逾骨肉,便有天大的祸事,二哥也跟你生死与共。你夫妻之事,暂且不必跟我说,回到山上,专候师父示下便了。师父若是责怪,咱们七兄弟一齐跪地苦求,你孩子都这般大了,难道师父还会硬要你夫妻父子生生分离?”同时在心中下定这样的决心:“他最放心不下的,是殷素素杀伤了这许多少林弟子,此事决难善罢,他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宁可自己性命不在,也要保护师弟一家平安周全。”

有了前车之鉴,当他再听完了另一个杀人魔王加张五义兄谢逊的事迹后,内心已然麻木了,开始盘算:“这又是一件棘手之极的事。”至此,我们这位拥有无数FANS的硬派小生,彻底搭上了杀人狂们的贼船。原因还需要我列出个123来吗?无它,就一条:哥们义气耳。

 

欣赏完了张五的独角戏、俞张的二人转,最后看看七侠的群口相声:

【场景四】《倚天》第九、十章 地点:武当山顶

张五失踪十年后,首次七兄弟大团圆。让我们看看他们的集体表演。

首先出场的是殷六,这位以心底单纯著称的小六子,刚开始误以为是张五挑了龙门镖局,轻飘飘的为他开脱:“龙门镖局护送三哥不当,害得他一生残废,五哥便是真的杀了他镖局满门,也是兄弟情深,激于一时义愤……”

 

搞清了事情的真相后,接着是足智多谋的张四表态:“此事自当请师父示下。但我想人死不能复生,弟妹也已改过迁善,不再是当日杀人不眨眼的弟妹。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大哥,你说是不是?”有点脑子都看得出来,这是从继续为殷素素开脱奠定一个理论基础。

 

老成的宋大先是故做姿态“踌躇难决”了一下,扭头看见身旁的俞二迫不及待地点头了,心里便有了底。调子当然还得他这个老大来定,请看原文——

 

 宋远桥道:“依我之见,待师父寿诞过后,咱们先去找回五弟的孩儿,然后是黄鹤楼头英雄大会,交代了金毛狮王谢逊这回事后,咱们师兄弟六人,再加上五弟妹,七人同下江南。三年之内,咱们每人要各作十件大善举。”张松溪鼓掌叫道:“对,对!龙门镖局枉死了七十来人,咱们各作十件善举,如能救得一二百个无辜遭难者的性命,那么勉强也可抵过了。”俞莲舟也道:“大哥想得再妥当也没有了,师父也必允可。否则便是要五弟妹给那七十余口抵命,也不过多死一人,于事何补?”张翠山一直为了此事烦恼,听大哥如此安排,心下大喜。

 

嘿嘿,一桩涉及七十余口人命的血案就被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中轻轻揭过了,他们的良心也由此得到了安宁,张五这一“心下大喜”,大伙儿自然也都皆大欢喜。至于那些死去的冤魂们是否能得到安宁,已经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内了。

 

让我们再来整理一下武当七侠的逻辑:

1.当一个人干了坏事后(即使是灭人满门),只要他能“改过迁善”(也不知他们那只眼睛发先殷素素已经改过迁善了),是可以原谅滴,“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嘛。何况即使要他“抵命”,“也不过多死一人,于事何补?”

2.那么良心的问题怎么搞呢?多行善举是“勉强也可抵过”滴。

3.死人的公道怎么讨还呢?还讨什么讨啊,反正“人死不能复生”,按顺溜的话说,就让他们“光荣的死球”吧。

 有理有据有节吧,不过现世报、来得快。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逻辑诞生不到24小时,就被他们自己破坏了。颠覆这一逻辑的人,恰恰是最大的受益者——张翠山。第二天,当我们的张五同志得知暗算他三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婆殷素素的时候,不到一分钟内,他就崩溃自杀了。这又何必呢?

1.不是说“一个人干了坏事,只要他能改过迁善,是可以原谅滴”吗?不是说“要他抵命,也不过多死一人,于事何补”吗?坏人还是昨天那个殷素素,而且人家干完坏事后也的确采取了补救措施,不仅自掏腰包给俞老三安排了回程的软卧,还特地聘请了著名的保安公司沿途护送,也算够意思了。

2.不是说“多行善举是勉强也可抵过滴”吗?那你们几兄弟每年再增加几个指标不就得了。何况你俞老三不就是个生活不能自理吗,人还没“死球”呢!你张五用得着这么快就抹脖子吗?

不知各位看官发现了同一个人干的两件坏事性质有何不同没有?

1.一件是“杀害”,另一件是“伤害”。

2.被伤害的是自家兄弟,被杀害的是与武当七侠八竿子打不着的人。

 

换下一话题:刚才说了,殷素素的问题解决了,谢逊的问题又该如何处理呢?简单,照方抓药。既然他是老五的义兄,自然应该和老五的媳妇享受同等待遇,反正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哄。

 

在庆祝张三丰百年华诞的寿席上,机警的张四首先看出来道贺的绝大多数嘉宾都是冲着打探谢逊下落来的,于是他再一次为包庇杀人犯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松溪冷笑道:“他们可把武当门人瞧得忒也小了。纵使他们倚多为胜,难道武当门下弟子竟会出卖朋友?五弟,那谢逊便算十恶不赦的奸徒,既是你的义兄,决不能从你口中吐露他的行踪。”

果然是“兄弟同心”,步调一致。俞二的观点和他如出一辙:

俞莲舟在张松溪身边悄声道:“咱们本想过了师父寿诞之后,发出英雄帖,在武昌黄鹤楼头开英雄大宴,不料一着之失,全盘受制。”他心中早已盘算定当,在英雄大宴之中,由张翠山说明不能出卖朋友的苦衷。凡在江湖上行走之人,对这个“义”字都看得极重,张翠山只须坦诚相告,谁也不能硬逼他做不义之徒。便有人不肯罢休,英雄宴中自有不少和武当派交好的高手,当真须得以武相见,也决不致落了下风。

时间关系,至于后来几兄弟对“龙门镖局惨案”、“谢逊系列谋杀案”是如何装傻充楞、如何强词夺理、如何偷梁换柱、如何转移视线、如何倒打一耙,以至如何说翻了用激将法给少林高僧下套等种种丑态,各位自己翻书,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结陈词:从武当七侠对待殷素素和谢逊二人的态度上,不难总结出他们的行为准则:

1.自己人杀了别人时,是可以原谅的。谁让被害者是“别人”呢,哥们义气为先。所谓的“知过能改,善莫大焉”,那都是忽悠粉丝滴。

2.自己人杀了自己人时,是要严惩滴(参见宋青书的下场)。这要不管,“自己人”还不都让自己人杀光了。

 

 

用过了正餐,再上几碟水果:)

 

 【场景五】《倚天》第十章中曾提到一个小细节:

  张五一家冰火岛归来后,与俞二同回武当。在路上,他们遇见了小股元兵正在截杀百姓,他们当即出手将元兵杀个干净。诛杀元兵这一节本是好事,可当我看到后来竟有这么一段时,一股凉气从背脊升起。

  “他三人在途中杀死了这十余名元兵后,料知大队元兵过得数日便会来大举残杀劫掠,报复泄忿,附近百姓不知将有多少遭殃。但当时遇到这等不平之事,在势又不能袖手不顾。这正是亡国之惨,莽莽神州,人人均在劫难之中。”

如果他们动手前没想到“大队元兵过得数日便会来大举残杀劫掠,报复泄忿,附近百姓不知将有多少遭殃”这一恶果,我也不去怪他们。问题是他们明明估计到了这样的后果,却未做任何安排,既没有学武松那样在作案现场血书上“杀人者XXX也”以承担干系,也没有对附近村民安排疏散,就这么若无其事地“找一家小客店歇了,就此闭门不出”,接着无声无息的闪人,实在是太叫人齿冷。看看他们给自己的找的借口却又是多么的冠冕堂皇:“这正是亡国之惨,莽莽神州,人人均在劫难之中。”出手之前,他们是绝料不到会有个玄冥老怪出来搅场子的。那么一待事了,那些劫后余生的乡亲们定会将他们的英雄壮举大肆传唱,江湖好汉们赞起七侠来又平添了一份谈资,和这等的风光比起来,“附近不知百姓”的身家性命算个鸟。

【场景六】光明顶会战

   武当七侠的虚伪在武林六大门派追剿明教光明顶一役表露得淋漓尽致。面对独立支撑大局前面更是恶斗连场、几已油尽灯枯的七旬老者殷天正,武当张四比拳于先,莫七斗剑于后,更可恶的是在明知殷天正对莫七手下留情之后,宋远桥依然披挂上阵赶尽杀绝。首先做道貌岸然壮,“替老前辈裹一裹伤”,接着小脸一翻,要“领教老前辈的高招!”。连涉世未深的张无忌都看出来这是要“车轮战打他老人家,这不公平!”时,姜是老的辣,宋远桥淡淡一句“这位小朋友的话不错。武当派和天鹰教之间的私怨,今日暂且阁下不提。现下是六大派和明教一决生死存亡的关头,武当派谨向明教讨战。”这句话连削带打,将人们的视线从“武当该不该用车轮战法”转移到敌我矛盾的问题上来。随即又大做好人:“武当派和天鹰教仇深似海,可是我们却不愿乘人之危,这场过节,尽可日后再行清算。我们六大派这一次乃是冲着明教而来。天鹰教已脱离明教,自立门户,江湖上人人皆知。殷老前辈何必蹚这场浑水?还请率领贵教人众,下山去罢!” 这句话更是恶毒,江湖上人人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更何况是殷天正这么一位成名已垂数十载的一方霸主,在这种场合下要他灰溜溜地夹着尾巴跑路,比杀了他更难受。因此宋远桥此言一出,可说是把殷天正逼上了非迎战不可的绝路。

接着下来,宋远桥的表演更家精彩,他居然提出了一个谁都没有料到的比武方式——隔空斗拳!这样一来,一方面武当派轻轻巧巧地洗脱了车轮战的嫌疑,树立了一个“光明磊落,不肯捡这现成便宜”的形象,同时也并不妨碍他彻底榨干殷天正最后的一点精力和体力。最为高明的是,在宋远桥比武完后全身而退之时,武当派剩余的俞殷二人却并未出场,争抢那“打败白眉鹰王”的美誉。因为他们知道,这一“美誉”背后,实际上潜伏着一个“乘人之危,胜之不武”的恶名。六大派的林子大得很,不缺几只缺心眼的傻鸟吃这个瓜落。他们心中清楚,不论是谁打倒了殷天正,大家伙都绝对会把头功记在武当派名下。

 果然,倥侗五老懵懵懂懂地充当了一回傻鸟。在唐文亮扮演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宗维侠一出手就可将殷天正毙于手下时,俞莲舟又跳出假猩猩的出来制止。他似乎完全忘记了正是他武当派将殷天正弄到了这份任人宰割的境地。这正是刚当完XX(此处省略二字),马上就忙着要立牌坊了。

牌坊刚立完没多久,很快又被他们自己亲手拆毁了。就在大伙以为干倒了殷天正,马上便可把明教流寇残余一杀,顺手把邪教圣地一烧,即可大功告成开路走人的时候,“天上一声霹雳响,地下冒出个少年张”。张无忌横空出世,以最不可思议的方式教训了倥侗、华山、昆仑、少林四派,此时仅剩下峨眉、武当两家,俞二马上重施车轮战故技,对付这个此前不断表现出与人为善、宅心仁厚、以德报怨的年轻人公然提出了“让我们师兄弟五人先较量一下这少年的功力”的无耻建议,峨眉老太太的层次到底是比倥侗老头子们要高些,向来对明教心狠手辣决、不留情的灭绝师太都感到怎能“如此对付一个后生小辈?”。

在周MM重创张无忌,貌似小张已无还手之力时,全场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到了武当派身上,出手还是不出手,这是一个问题。武当内部自然要推委一翻,最终让我们看看现场直播:

一时议论难决,各人眼望宋远桥,听他示下。宋远桥见殷梨亭始终不发一言,可是脸上愤怒之色难平,心知他未婚妻纪晓芙失身于明教杨逍,以致殒命,实是生平奇耻大恨,若不一鼓诛灭明教,扫尽奸恶淫徒,这口气如何咽得下去,当下缓缓说道:“魔教作恶多端,除恶务尽,乃我辈侠义道的大节。名声固然要紧,但现今两者不能得兼,当取大者。青书,小心在意。”

明明是为了替自家兄弟报私仇、解私怨,口里还要说得那么冠冕堂皇。这里我们要感谢金老的大公无私,寥寥几句交代便把武当掌门的虚伪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场景七】看罢了光明顶一战,让我们再看看武当派在知名度丝毫不逊的少林寺大战中的精彩表演。如果说光明顶一役是六大派为了他们所谓的“正义”向明教发动的一场战争的话,少林寺之战则完全是一场正正规规的比武。二者的区别是战争可以没有规则的束缚,你可以以多欺少,也可以车轮大战,更可以偷袭使诈都无所谓,没有人会因此指责你。而比武则不同,比武是有规则限制。

大会的规矩说来也简单,就两条:1.连胜两场者可以下场休息。

                              2.禁止偷袭。

 武当俞、殷二人自从在演武场上认出了宋青书之后,他们的目的就很明确,干掉他替老七报仇。但当宋清书真个下场后,于情于理他们都应该打头阵。否则万一这小子死在别人手里,他们岂非不能亲手报仇雪恨么?可车轮战和谋定而后动是他们的老传统。先让丐帮二老做了替死鬼,俞二在看清虚实后才粉墨登场。果不其然,一出手就把小宋打得严重脑瘫,如此还嫌不够,还要再补上一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这一下人家老婆只得出手相救,一上来三下五除二本来立马就可以要了俞二的性命,但人家即刻收手,可算是饶了俞二一条老命。虽说是偷袭在先,但人家救夫心切,又没有占这个偷袭的便宜,称得上是真正的“光明磊落”。反观俞二呢?在殷六遇险的时候,也是偷袭相救,一报还一报,这点姑且不去说他。可恶的是你救人就救人,干嘛要乘火打劫,非要用一招虎爪绝户手夺人的性命呢?要知道这是一个刚刚饶了你一命的人,这是一个无甚大恶、罪不至死的,这是一个对你师父有恩的峨眉派的掌门人,居然用的还是那样一种儿童不宜的下流招数。无论从哪个角度、立场、观念出发,当时的俞二都没有理由对周MM下这样的杀手,看到这里,我彻底无语了。

   

附上一段画外音:

无忌问道:“二怕,那方老英雄是好人还是坏人?”

俞莲舟道:“听说方老英雄种田读书,从不和人交往,自然不是坏人。”

无忌道:“唉,义父这般胡乱杀人,那就不该了。”

俞莲舟大喜,轻舒猿臂,将他从殷素素身前抱了过来,抚着他头,说道:“孩子,你知道不能胡乱杀人,二伯很是喜欢。人死不能复生,便是罪孽深重、穷凶极恶之辈,也不能随便下手杀他,须得让他有一条悔改之路。”

 

   
  最后修改于 2009-07-27 22:02    阅读(?)评论(0)
上一篇: 独孤小传 下一篇:该日志被锁定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